據專業人士測試,遠光燈可使對向駕駛員視覺上產生瞬間致盲,致盲時間根據駕駛員自身視力、周圍環境不同,持續時間也會不同,但最快也要持續2秒左右的時間,在這兩秒的時間里,駕駛員如同閉眼開車,對周圍的行人以及前后的來車觀察能力大大下降,使誤撞行人、自行車、三輪車的事故頻頻發生。而當后車開啟遠光燈時,前車內外3個后視鏡中會出現大面積光暈,大大縮小前方路況的可視范圍,如果此時駕駛員想并線或轉彎,從后視鏡觀察后方情況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全國一組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在夜間發生的交通事故中,約有三分之一和不正確使用車輛遠光燈有關,且呈上升趨勢。 鑒于上述理由,特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媒體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濫用遠光燈的危害性。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駕駛員夜間行車不按規定使用燈光的危害性,讓群眾了解和支持交警的整治工作。通過各種宣傳方法和手段,努力擴大宣傳覆蓋面,大力營造宣傳聲勢,督促駕駛員養成文明行車、正確使用遠光燈的良好駕駛習慣。加大對民眾交通法規常識的宣傳力度,提升公民行車的安危意識,從根本上提高公民對規范使用遠光燈等交通行為的重視度。同時制作類似“濫用遠光燈的危害”題材的宣傳片,包括在濟南電視臺等各大媒體平臺上進行傳播。同時可以結合新媒體平臺的宣傳作用,號召當地比較具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傳播,充分調動民間的宣傳力量助推對此類違法行為的警示宣傳。 2、交警部門主動與機動車檢測中心對接,從源頭杜絕遠光燈的非法改裝。結合機動車年度審驗和機動車安全性能檢測工作,進行嚴格把關,加強對機動車的檢查及其燈光的檢驗,堅決查處違法安裝、改裝燈光的行為,從源頭上杜絕違規改裝車燈的行為。 3、加大處罰力度,增加違法成本。引入“現場圖像記錄儀”等先進檢測儀器查處濫用遠光燈行為,對不按規定使用遠光燈的駕駛人,建立信用黑名單,加大違法成本,起到監管震懾作用。同時安裝專門抓拍遠光燈違法系統,去年五月,全國首個智能抓拍遠光燈違法系統在福州啟用,首次對機動車濫用遠光燈的行為進行了自動抓拍,對此類違法行為進行持續、長期監控。
責任編輯:萊蕪區政協)